? 戏剧“活化石”传承之路任重道远 - 文史大关 - bte365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关河文苑 > 文史大关 > 内容

戏剧“活化石”传承之路任重道远

时间: 2015-06-30 17:34:42 来源: 春城晚报? 作者: 杨华奇

大关傩戏

——戏剧“活化石”传承之路任重道远

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缓冲地带——昭通市大关县吉利镇鱼田村境内,一个烟雾缭绕的村落的场院里,人潮涌动,锣鼓齐鸣,在梦幻般音乐的伴奏下,一群男人头戴狰狞的面具,身穿高古奇特服饰,扭着类似木偶的机械、滑稽、幽默的动作,唱着古怪的曲调,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这里正在举行被称为“原始戏剧活化石”的一个古老剧种——傩戏表演。

傩戏,俗称端公戏或跳端公,民间也有叫庆菩萨或庆坛的,是一种极为古老的传统文化现象,是以驱邪除魔、消灾化吉为主题的祭祀活动。

据《大关县志》记载:光绪十四年(1888年),全县干旱,知县廖时清召集全县各路端公戏班100多人,在县城搭台跳端公49天,求神灵保佑,求天神降甘露。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由于多种原因,此前盛况空前、规模宏大的端公戏遭到封杀和打压,戏班掌坛师被批斗,道具被没收,甚至被捣毁。端公戏一度踪影难觅,面临消亡的危机。

幸运的是,大关县文化部门对曹氏端公戏进行了挖掘整理。2005年,云南省正式将其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第八代掌坛师曹相和传承了曹氏端公戏的精华,被列入云南省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昭通端公戏)代表性传承人。

此后,当地政府亦加大投入,对端公戏进行了重点保护,还专门在鱼田村田坝村民小组成立了端公戏传承点,以供曹相和收徒传授端公戏、进行专场演出等。

戏剧“活化石”传承之路任重道远

大关端公戏在保留该戏原始祭神仪式的基础上,逐渐向戏剧转化,内容情节也逐渐从为原始宗教服务转变为祝寿、庆生、安宅等娱人为目的的演出活动。多为冬季和新春季节表演,且表演不分白昼。

曹氏端公戏根落大关吉利

据曹氏家谱记载:“家有一儒生曹文广,幼时体质较弱,奋发学习,从小就酷爱国文,于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赴京城应举落第,转家后劳动不起,就至四川学跳端公戏两年,师父取法名曹真儒”。曹真儒学成回乡后收徒主坛开戏,从此,曹氏(川派)端公戏就根落大关吉利。

傩戏以“坛”为单位,掌坛师是身份最高的师傅。从曹真儒收徒下传至今350年来,端公戏靠师传和家传,掌坛师下传已有9代。

从1985年第八代掌坛师曹相和出师主坛20年来,共演出100余场。大关端公戏被《昭通端公戏音乐》、《云南民族民间集成资料选》、《云南省传统剧目选》、《中国民族民间资料选集》等书收录。

2011年6月11日,是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县文化部门在县城举办了非遗保护成果展,曹氏端公戏戏班在县文化广场进行了专场展演,向世人展示了端公戏的精华与魅力,县城上万民众观看了端公戏。

最近,我们再次来到大关县吉利镇鱼田村,观看了端公戏戏班在家的6位表演者现场表演的几个片断。观众除了当地村民外,还有当地的领导干部。

“好!好!演得很好!”,观众不时称赞。台上精彩纷呈,台下掌声、笑声一片。

据介绍,端公戏演出时,场地可大可小,可以在农户场院里,也可以在农户的堂屋内。端公戏的整个表演程序,已形成了生、旦、净、丑的表演行当,具备了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的表演技艺以及扑、翻、打、斗、踢的功夫。

端公戏的演出音乐比较丰富。有民间歌曲,包括山歌、小调、叙事歌曲、劳动歌曲等;有民间歌舞音乐,曲调多属分节歌体的上下句结构,段与段之间用打击乐过渡,歌唱以一唱众和为主;有民间宗教音乐,多是佛曲和道曲,旋律简单,以口语性和吟诵性为主要特征,说一段故事,唱一段曲子。在说唱中加入对唱和帮腔,台上台下应和;也有民间戏曲音乐,随着剧目的丰富,唱腔的戏剧性增强,表现力加大,还吸收融汇了一些兄弟戏曲剧种的声腔音乐,角色唱腔已呈雏形,初步形成了不同的行当唱腔和相对稳定的基本曲调。

端公戏的音乐属民间特色器乐,乐器是小锣、中锣、鼓、师刀、牛角和其他一些特有的地方性特色乐器,但大多为锣鼓伴奏的清唱,气氛热烈,特色浓郁。

端公戏不仅保留着一种古老戏剧的粗犷,而又具有现代川剧、谐剧的幽默、诙谐风趣和说唱艺术的搞笑、逗乐。

年轻人都不喜欢学习端公戏

此次鱼田村之行,遗憾的是省级民间艺术传承人曹相和于去年10月在传承表演中突然昏倒,医治无效离世,没有目睹到老艺人的精彩表演。大关曹氏端公戏掌坛师已由曹相和的大儿子曹玖波和二儿子曹玖凯继任。

今年36岁的曹玖波和31岁的曹玖凯是鱼田村地地道道的农民,两人自幼喜欢端公戏,10岁左右时,相继跟父亲曹相和学戏,此后成为戏班的主要演员,父亲离世后两人均成为大关端公戏第九代掌坛师。

据曹玖波介绍,在他父辈那个年代,端公戏在当地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父亲经常受邀带领戏班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外出表演,一次外出可长达一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

上点年岁的人都还记得,在那个物质文化生活及其匮乏的年代,端公戏备受欢迎,一有演出,四村八寨的村民都会蜂拥而来观看。而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物质文化的丰富等,端公戏的吸引力在逐渐减弱。“因为许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而留下的人中,更愿意选择看电视、电影。”

现在戏班共有12人,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31岁,全部由当地和附近村村民组成。主要受当地和相邻的盐津县的一些乡镇的有钱人家邀请,为祝寿、还愿、娶媳、小孩满周岁或剃头、建房、祭祖而表演。

说起端公戏的现状,曹玖波喜忧参半,喜的是政府加大了保护力度,把端公戏保存了下来,忧的是端公戏的传承恐怕后继无人。

“你愿不愿意学习端公戏,像你父亲一样成为一名端公戏的掌坛师?”曹玖波的儿子,读小学六年级的曹欢只是笑一笑,不做任何回答。看得出,他对端公戏并不怎么感兴趣。

“其实学这个不难,我们有书,学跳有舞谱,学唱有曲谱,农闲时,只要大家聚在一起,有人愿意学习,我都愿意教他们。”曹玖波表示。

谢良洲回忆,当年,他就是拿着笔和纸到处找师傅学。在家里,他还翻出一本手抄的端公戏剧本。笔者留意到,谢良洲手抄的剧本多为繁体字,且无标点符号和断句。仅有初中文化的他,还把端公戏和其他戏种进行比对,在他看来,端公戏最大的吸引力就是武打招式更灵便、更简洁,剧情简单直接,让观众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1岁的曹玖凯,是目前端公戏队伍中最年轻的一位。10岁左右跟父亲曹相和学习端公戏,初中毕业后,已经成为戏班骨干之一,现已升级为掌坛师,有哥哥曹玖波在家支撑着,就外出到浙江打工去了。

“大家平时都各自忙农活,基本没有固定的排练时间,只是在表演前两天集中训练一下,而且也只是晚上有时间的时候。戏班子能维持到现在,全靠大家的兴趣和古人留下的氛围。”曹玖波说。

保护面临的困难

据介绍,要是时间退回到50年前,那时算得上端公戏的一个黄金时代,整个大关县就有10余支端公戏演出队伍,许多男子都会跳端公。时至今日,除了吉利镇鱼田村保留端公戏外,其他乡镇已无端公戏演出。

为使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傩文化遗产能得到有效保护,目前,大关县正在极力组织开展抢救傩文化工作。县文化馆已经对大关端公戏的历史、现状等全部图文资料进行了整理保存,并通过电视等多种方式,在全县广为宣传傩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县文化部门正在积极准备申报傩戏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目的是希望端公戏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大关县文化馆馆长周元江说。

但事实上,端公戏的传承以及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难。

“我们主要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难,现在设备不足,服装、道具也该更换了,戏班拿不出钱,我们的资金也有限,更别谈培训人员、提高技巧了。”曹玖波坦言,端公戏的传承依然任重道远。

“每做一次道具,大概需要花4000元左右,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曹玖波说这话的时候,显得有些无奈。

端公戏的表演工具主要是面具,其次是服装、道具。面具为木制或纸制,木制面具相对纸制面具成本较高,以前的面具多为木制面具,为了减少成本,现在多用纸制面具代替木制面具。其造型,往往因角色的不同而有差异。其表现手法主要以五官的变化和装饰来完成各种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塑造。面具具有艺术代言体的功能,什么角色一般佩戴什么面具都有讲究。同时,各种面具造型,让人获得无穷的艺术美感。

据曹玖波介绍,大关端公戏以武坛为主,掌坛师武坛的主要表演内容有做“法事”、正坛戏、耍坛戏3大部分,共18场戏。演出共70多小时。

“法事”,是酬戏,是驱邪降妖除魔的神仙道化表演。表演者头戴面具装扮各路神仙、元帅、菩萨……通过化妆或简单的面具扮妖魔角色,再伴随锣鼓节奏猛跳狂舞,用说、唱的形式来表现酬神情节。

正坛戏,是端公戏中的主要剧目,由掌坛师请迎各路神仙、菩萨、元帅等带兵下凡,降妖驱邪、创人间太平。表演者戴面具或化妆,按剧情角色着衣进行戏剧化的表演,娱乐性极强。

耍坛戏更具娱乐性,多穿插于“法事”和“正坛戏”之间,剧目中的对白(语言)幽默、诙谐、逗乐;说唱的内容大部分源于民间,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

表演时,可根据邀请者之意跳完端公戏的全部内容共18场戏,也可只跳部分片断。在出戏时,按邀请者要求的所庆内容,表演者可即兴发挥,说、唱内容既娱人,又教化人,用诙谐、幽默的对白逗乐,用滑稽的跳、打、斗、舞来吸引观众。

据业内人士介绍,端公戏于明清两代传入昭通。辖区的大关、镇雄、威信、彝良、盐津、绥江、威信、巧家等县均有傩戏种类存在。各县现状相同,迄至今日,傩戏表演仍在昭通市的大关、彝良、镇雄等县的山区农村保存了下来。

端公戏作为最原始、最古老的一种民间传统文化现象发展成为一种戏剧,它是中国戏剧艺术的初始阶段,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因此,端公戏十分珍贵,如能遵循继承、创新、繁荣的文化规律,给予积极有效的政策保护,使之继续传承下去,就能为世人所喜闻乐见。(原文转自《春城晚报》)

通讯员杨华奇文周元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