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县风险灾害治理专题研讨班学习心得体会
作者:沈朝相
《大关县风险灾害治理专题研讨班》是国家行政学院送教下基层到一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之先河和智力扶贫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大关县委县政府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知识讲堂。整个培训,规格高、教学结构科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科学合理、效果好。感谢组织的关心和培养,让我很荣幸地参加《大关县风险灾害治理专题研讨班》为期9天的学习,这次 学习,让我感触颇深、获益匪浅。
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本次培训,国家行政学院针对风险灾害各个领域,请来了国家行政学院、民政部、国土部、云南省应急办、四川省委党校、贵州毕节市应急办、新华社等各部门专业领域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资深老师、教授、危机应急处置专家来为我们上课,课程采取“专业理论研究+交流探讨+桌面推演”的方式,系统性强、理论性强、实用性强。特别是应急管理系统和风险管理理论,专业性和理论性较强;而贵州纳雍、从汶川到庐山、舟曲等典型案例以及舆情沟通的讲解,贴近实际,实用性比较强;桌面推演教学,过程生动形象,紧张逼真,实战性强。本次培训,让我们享受了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学,然后知不足。短暂的学习,让自己实现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转变。真正地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破除了以往封闭狭隘的思想观念,冲破了一贯以来盲目自大盲目乐观的心理,从风险灾害认识方面,也学会了跳出大关看大关,学习借鉴国内外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做法。
收获知识,收获友谊。本次学习收获了许多最新前沿的安全应急知识,比如习近平总书记等各级领导人对风险灾害、安全应急、防灾减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十九大关于安全风险的论述、国外先进管理理论、国内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经验,新闻媒体沟通技巧等。同时,难能可贵的是,这次培训,为大家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头脑风暴法式的交流、敢于揭短亮丑式的坦诚探讨,一人计短,三人计长。交流探讨和桌面推演等课程互动,不但有助于互相取长补短,更在交流过程让大家增进了友谊,而这种友谊不止是学习的友谊,更是精诚团结的友谊、风雨同舟的友谊、并肩战斗的友谊。
警钟长鸣,防患未然。习近平总书记说“安不忘危,治不忘乱”。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了解全国、全省安全风险、防灾减灾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无处无风险、无灾不成年”的大关和自己所在岗位,更是不得不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生命至上”的理念,牢固树立“抓安全生产监管抓防灾减灾就是治病救人善举”的理念,牢固树立“抓安全生产、抓防灾减灾就是抓生产力”的理念,牢固树立“抓好安全生产抓好防灾减灾服务脱贫攻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理念,提高思想认识,实现从重灾后处置向灾前预防转变,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把灾害风险消除在萌发之前,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学的目的在于用。结合岗位实际,这次学习给我最大的启示和发现的不足主要是乡镇应急预案还不够健全、职责不清、知晓率低、应急救援能力不足、应急物资储备基础薄弱、群众防灾减灾安全常识薄弱、辖区地质脆弱抗灾能力较差等问题。由此制定下步工作计划,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全面加强辖区各类灾害防治工作。一是主动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建议修订完善各类地质灾害、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并印发各村、各成员单位、各责任站所。让各村、各单位、各站所明确职责,熟悉职责,履行职责。二是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除了演练镇、村、组三级人员应急抢险、应急救援、应急处置能力外,让群众广泛参与,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三是结合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综治维稳等工作会议、宣传活动,组织开展镇村组群众四级风险应急管理知识培训,逐步提高群众安全常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逐步提高镇村组三级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建议加强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做到有备无患。五是推动风险灾害防治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针对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频发、危害性较大的地区,结合异地扶贫搬迁,建议、动员优先纳入易地搬迁,实现搬迁避让。实现风险灾害治理与扶贫攻坚双推进、两不误、两促进。
总的来说,我将积极面对新形势、积极应对新挑战、积极化解新风险,努力做好新时代下乡镇基层风险灾害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