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星镇 - 走进乡镇 - bte365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走进乡镇 > 内容

天星镇

时间: 2014-03-25 10:43:29 来源: 作者:

天星镇情况概览

一、镇情概况

天星镇地处滇东北北部、大关县中部,东经103°54′—101°47′、北纬27°44′—27°58′之间,东南面与彝良县相邻,西南与翠华镇、寿山乡接壤,北与吉利镇毗邻。全镇辖1个社区16个村425个村民小组。是大关县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乡镇,现有农户18798户,有人口64932人,其中农业人口62327人,占96﹪。全镇国土面积406.47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560米,最低海拔650米,属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000毫米,是典型的立体气候,适宜种植玉米、稻谷、小麦、洋芋、烤烟等农作物,低热河谷地区适宜种植冬早蔬菜。全镇共有耕地面积74142亩(其中水田面积9865亩),人均占有耕地1.21亩、林地3.26亩。2012年全镇经济总收入262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16元。

镇政府驻地位于洛泽河畔安乐村境内,距县政府所在地31公里,距国道213线公路和滇川要道昆水公路10公里。内昆铁路、大(关)彝(良)公路沿洛泽河临街而过,天星1、2号大桥横跨东西,黄水河大桥连接南北,境内有全县最大的物资集散基地和年客流量达18万人次的大关火车站。镇政府所在地有城镇居民及外来人口8000余人,集镇主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集镇长远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天星集镇已被列入全省27个重点小城镇和全市11个特色集镇建设之一。

二、自然资源

全镇有耕地总面积74142亩(其中:水田9865亩,旱地6427亩),人均占有耕地1.21亩,主要种植玉米、稻谷、洋芋、烤烟、红苕花生等作物;有林地30余万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5万亩,人均占有经济林果地0.03亩,主要种植核桃、板栗、木漆、李、桃、樱桃、花椒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70亩,其中养殖面积20亩;牧草地5000亩,荒山荒地20000亩,其他面积2560亩。境内已探明可开发煤矿储藏量近400万吨,现有规模为3万吨、总投资800万元的沿河煤矿一个,年产值达500万元;境内有储存上亿吨、品位达98.5%以上的硅矿(石英砂)待规模化采、冶;有丰富的铁矿、铅锌矿、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全镇水系发达电力开发潜力优势大,营盘河电站建设竣工,洛泽河自南向北由彝良流经本镇最终在水富县汇入金沙江,境内可开发建设梯级水电站3个,距离集镇17公里,投资3.67亿元的装机设计总容量达80000KW以上的庙林电站投产运营,大水沟、麻柳湾电站即将复工。

三、基础设施

(一)水利设施。

天星镇水利资源丰富,有罗汉坝水库一个,容量580余万立方米,即将建设广东坝小二型水库;全镇有灌溉渠道260条,其中罗汉坝水库东西干渠承载着沿河、中心、南甸、祥云四村近6000余亩水田灌溉,也是最重要的两条防洪排涝渠;有抗旱池70个108500立方米,有防洪排涝沟898条17000米。同时,2012年完成多个项目的申报立项,包括西堰沟渠三面光修建、黄龙堰维修、东堰中心村至天星村延伸、绿南村石板河至光明堰管引4个项目投资1200余万元的沟渠修建、维修和管引工程,绿坝、斜文各30000立方米的2个塘坝建设项目。

(二)五通情况。

天星镇是连接彝良、大关的纽带,是全县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内昆铁路在镇境内33.9公里,大关火车站座落集镇,总长40公里的岔彝二级公路穿境而过,结束了镇内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全镇已经实现村村通公路,村、组公路里程达500公里,其中镇村公路132公里,随着镇通达工程及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全镇村组公路逐步向每一个村民小组通公路的目标迈进;全镇目前有简易自来水实施3个,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集镇供水工程改造,彻底破解了集镇用水紧张的问题;有水窖2000余口,有自来引水管39件162000米,其中集镇引水管1条12006米,幸福街道1条3500米,全镇仍有12030户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全镇有1个民用变电站和两个铁路运输变电站,已基本实现户户通电,有425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8900余户;安装固定电话400余户、小灵通300余部、致富通移动座机1200余部,拥有移动手机34650余部。

(三)能源建设。

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大对农村能源建设的领导和投入力度,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入,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户搞好能源建设,目前已安装太阳能830余个,建成沼气池3125口。

(四)集贸市场。

全镇有天星、幸福、沿河3个集镇,天星集镇占地1.2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幸福集镇占地1平方公里,沿河集镇占地0.5平方公里,由于经济薄弱,基础较差,设施落后,现无规范集贸市场,目前有传统集贸市场3个。

(五)镇区街道情况。

集镇区主干道基本为传统老式街道,排水、路灯、行道树等配套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天星集镇建设已被列入全省210个重点集镇和27个商贸型特色集镇之一,通过努力,已引资1.468亿元,由重庆加桥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对朝营、田坝小区进行开发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分两期完成,逐步打造集休闲、旅游、宜居为一体的特色集镇,提升集镇品味;该工程于09年7月破土动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1.345亿元,两小区楼房已经崛起,整体工程有望在2012年上半年竣工,进一步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

(六)环卫设施

全镇有老式公厕3座,简易垃圾填埋场2个,小型垃圾清运车2辆。

四、农村经济

2012年,全镇完成镇内生产总值2629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1666万元,第二产业完成23865.5万元,第三产业完成22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16元;粮食总产量实现22080吨,因受灾害影响,比上年有所减少。2012实现地方财政预算总收入916万元,完成财政预算总支出916万元。

五、特色产业

全镇有竹笋面积3万亩;茶叶面积1万亩;2012年种植烤烟4200余亩,预计产量100万斤;全镇大牲畜存栏9000头,大牲畜出栏2054头(匹);羊存栏11737只,羊出栏7142只;生猪存栏51722头,出栏59879头;家禽存栏54370只,家禽出栏100864只,禽蛋产量274.6吨,实现产值12000余万元。以“寸金黄瓜”为主的淡季冬早蔬菜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特色产业,在低热河谷地带海马、田家湾、苦姜坪、金瓜、大水沟等五大片区扩展种植范围,适当开辟南甸、沿河、打瓦等新区,大力发展反季蔬菜产业,树好“寸金黄瓜”等特色品牌,逐步由小而全,品种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不断壮大蔬菜产业,完成冬早棚膜等蔬菜15400余亩,实现产值2671万元。在二半山区发展生姜、魔芋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种植种植魔芋3000亩,产值960万元。发展林果产业,种植核桃1.481万亩,花椒1.15万亩。在高山片区大力发展畜牧和以核桃产业为主的特色林果,形成畜牧、林果产业带,向一村一品发展,打造全镇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在祥云村实施“三合一”样板打造,着力提高土地利用率。

六、人口卫生

2012年,全镇年末人口64908人,其中:男34627人,女30291人;农业人口62327人,非农业人口2581人;2012年末,全镇有卫生机构20个,即:卫生院3个,村卫生室16个。有病床120张,医务人员95人,其中:镇卫生人员36人,“四苗”覆盖率97.89%,比上年下降0.7%。2012年共发放民政资金4931527.00元,其中:救灾救济款55167元,五保低保慰问款496人,47100元;五保优抚价格补助款,648人100330元;孤儿生活补助155人,人,1575600元;孤儿生活费155人,182125元,困难群众生活补助144120元,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款,589人996260元,定补资金156人,589080元,冰凌恢复重建资金240000元;城市低保资金358户,523人,1001745元。发放救灾粮食144450万斤,衣服1317(袋套、件),棉被326床,毛毯240。镇村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投资110万元修建的中心卫生院住院大楼即将投入使用,预防保健工作取得实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序推进,完成 2012年新农合筹资工作,收取参合金额292.04万元,参合人数58408人,完成参合任务的100%;就诊人次18万人次,总医疗费用794万元,减免444万元。

七、文化教育

全镇有适龄儿童7415人,已入学7387人,入学率99.62%;适龄少年2574人,已入学2493人,入学率96.84%。有青壮年31960人,其中文盲青年2283人,现已脱盲2283人,文盲率为0。全镇有文化站一个,有4个村组活动室和2图书室,2个农村文化广场,3个农家文化大院,16个农家书屋,极大的丰富了学生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06年至10年以来,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效果较为明显:一是天星镇办起了第一个村组文化室;二是反映新农村建设原创歌舞《海马交响曲》代表全县参加市级调演,少数民族歌舞《花嫁》、《苗寨乐》作品深受广大群众好评;三是苗族王杰锋的芦笙制作已被列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八、基层组织

天星镇党委下设党总支17个,党支部160个,党员1396名.今年以来,共发展党员35人,预备期满转为中共正式党员的有24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50人。基本实现了90%的村民小组长和村干部是党员。06年以来,镇党委被县委评为先进党组织,双河、天星、青杠7个党总支被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祥云村海马党支部、公平先锋党支部、田家湾党支部被评为全县优秀基层党支部,全镇有15名党员被县委表彰为先进党务工作者、有23名共产党员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全镇建有团委1个,16团总支,3个校团支部1个农村团支部,共有团员4526人。

九、人文地理

天星镇历史渊远,人杰地灵,风景宜人,壮观的洛泽河横穿全镇,清澈的黄水河一泻南北,滋润着全镇6万多天星儿女。斜文村庙子坡是清朝末年李蓝义军起义发祥地,天星集镇半边街大桥头有李蓝义军集体殉难地;自然保护区罗汉坝,是大关县旅游开发“三片一线”风景名胜片区之一,罗汉坝集原始森林、高原湖泊(杜鹃湖)为一体,湖光山色,风景宜人,是旅游休闲和避暑观光的好去处。境内有103700亩风景保护区、3万亩原始森林、1719亩湿地,红豆杉、杜鹃树等国家20种珍稀植物,熊、云豹等国家保护动物13种;具有《苗族芦笙舞之乡》美誉苗族聚居地绿南村凉风坳,距集镇15公里,道路交通良好,是云、贵、川三省边界苗族同胞每年“花山节”的活动圣地。每年5月均有2万多苗族同胞聚集于此欢度节日。热闹非凡的花山节,苗族同胞们举行赛马、射弩、踢球、吹枪、芦笙等活动,使之成为游客了解苗族同胞生活习俗和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窗口;海马三社地处罗泽河东岸,距集镇1.5公里,村组公路直通腹地。该组地势平坦,产业结构调整较早,经济发达,民风淳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和“农家乐”建设的首选之地。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雅的人文环境是度假休闲的理想之地。当前正依托罗汉坝丰富的天然资源,把罗汉坝建成连接黄连河、青龙洞的省级风景名胜区,辐射凉风坳与海马三社,打造出一条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民族文化的精品旅游线。

十、新农村建设

天星镇从实际出发,对“十二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并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确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工作原则,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大胆实践,发展特色产业和亮化工程,在06年率先启动了以祥云村海马小康型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随即打造青杠苦姜坪宽裕性和毛坝温饱型示范点建设,得到了市、县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以集镇周边14个村民小组新农村建设为重点,间整合、吸纳各类资金1.08亿元,集群打造以天星集镇周边为主的“支柱产业强、基础设施强、民主管理强、文明意识强”的“四强”综合示范园区;按“四强”新村的发展目标,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加强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四建设”任务;培育以蔬菜和水果种植为主、以生猪和土鸡养殖互为补充的“三产业”;突出山、水、林、田、路、池综合治理的“六治理”;培育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健全、基层组织强大、支农体系完善、新型农民支撑、劳务经济发达、科技覆盖全面、文明生活和谐的新型现代农业园区的“七培育”;完成改房、改厕、改圈、改灶、改厨、安全饮水、农网改造、作业路硬化、院坝硬化、村庄绿化“十配套”的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最终达到农业生产现代化、居住环境优美化、居民素质文明化、经济来源稳定化、社会事业管理民主化的目标。2009年,完成了祥云、安乐两村新建坡地442亩,田间作业路3900m,13个蓄水池,安装管道15km,新建渠道40m,搭建钢架蔬菜大棚20亩,竹膜蔬菜大棚1000亩;加固西堰三面光沟渠20.5km;祥云村整治土地200亩,改造公路9km,新修公路2.2km,种植枇杷1000亩,民房亮化297户,完成投资1095万元。

十一、发展重点

“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保证,深入实施“工业强镇,旅游兴镇,商贸活镇,兴农富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特色产业,走兴农富民之路。优化环境促招商,走工业强镇之路;依托资源抓开发,走旅游兴镇之路;凸显特色建集镇,走商贸活镇之路;围绕民生抓基础,提高群众幸福度。努力建设物质财富更加丰裕、精神财富更加丰厚、生态财富更加丰润的幸福美好天星,让群众生活得幸福、尊严、美好、舒适。

主要经济指标为:到2015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5.3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突破5000元;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粮食产量实现稳中有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天星镇党政班子成员分工

党委书记李崇银:主持党委全面工作,联系人大,分管纪委。

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祁华:协助书记工作,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财政、民政、经管工作。

党委副书记陈文智:协助书记工作,分管组织、宣传、政法、党政办、社管综治、共青团、工会、妇联、保密和精神文明建设、督查室,联系新农村建设、武装工作、派出所、法庭、检察室、交警中队。挂钩天星村、绿南村、沿河村。

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李华:主持人大工作,分管信访、社会保障、人力资源、文化工作。挂钩打瓦村、幸福村、青杠村。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彭明顺:协助书记工作,主持纪委工作,分管教育、卫生、督查室工作,联系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挂钩鱼孔村、双河村。

党委委员、副镇长方顺刚:协助镇长工作,分管农技、农机、林业、畜牧、水利、科委、烤烟生产、统计、国土、城建、企业办。交通、安全、扶贫、环保、一事一议、铁路护路工作,联系邮政所、联系工商、税务、供电所、信用社、电信所。挂钩祥云村、安乐村。

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欧国春:主持武装工作。挂钩寨子村。

党委委员庄思贤:协助党委副书记陈文智工作,主持派出所工作。

党委委员陈开发:协助镇长工作,主持司法所工作,分管统战民族宗教。挂钩营盘村、毛坝村。

计生办主任、党政办主任李娇:主持计生办、党政办工作。

党委委员、组织宣传委员张平:负责组织宣传工作、大学生村官管理。挂钩中心村、南甸村。

党委委员、民政所所长姜丽娜:协助彭书记工作,主持民政所、督查室、为民服务中心工作,挂钩朝阳社区。

天星镇深化平安建设

总 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

二、总目标

全镇人民群众富裕程度年均提高率达到18%,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社会稳定,群众安全感增强。全镇生态环境逐步良好,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进一步完善发展,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为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为民服务得到全面体现。

三、总要求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能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

四、基本任务

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妥善应对社会风险事件,保持社会稳定。

五、基本原则

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协调联动;坚持统筹兼顾,源头治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在先;坚持依法管理,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坚持科学管理,提高效能;坚持立足镇情,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干群结合,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坚持惩防结合,预防为主。

六、树立五种理念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让群众感受到权益受到保障,公平正义体现在身边,平安生活体现在具体生产生活中。二是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在发挥好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和政府主要作用的基础上,发挥好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是树立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及时发现矛盾问题,从源头上主动解决问题,减少矛盾,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避免社会矛盾激化。四是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正确反映和协调各种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尽可能通过平等沟通,协商协调,教育引导等办法进行社会管理。五是树立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综合释策的理念,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坚决重拳惩处违法犯罪作为,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引导群众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同时综合运用经济、行政、道德、科技、宗教等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确保社会平安稳定。

七、创平安主体

镇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公众,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前提,社会协调是依托,公众参与是保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积极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从政府一把抓的“一元化”向包括社会组织和公众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发展,强化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组织功能,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协调作用,推动基层民主建设,提高政府服务管理能力,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进一步创造条件保证人民群众的批评权、监督权、表达权、参与权、知情权。建立批评和监督政府的长效机制,通过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法治化,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八、具体职责

镇党委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整合各种社会管理资源,团结和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并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公共管理,推进基层民主,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镇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型管理能力,政府在履行职能时要正确定位,不能越位,更不能缺位,要做到有人办事,能及时办得了事;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要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作为的优势,协助政府推进社会管理和创平安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公众也就是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健康公民意识,履行应尽公民义务,增强参与创平安的广度和深度、渠道。

九、具体措施

(一)深化以“关河党建长廊”为内容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新时期农村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首先要主动适应新形势,着力增强新时期农村党组织先进性、纯洁性的时代意识,大力改变基层组织和党员发展意识不强,发展思路不明,发展本领不高,技能水平低下,致富无门等问题,切实带领群众富起来,精神生活丰富起来,只有更加平安、和谐了,农村小康才能实现。其次,要坚持与时俱进,深刻理解新时期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时代内涵。具体体现就是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带头树文明新风,带头做和谐稳定的代表,带头做创平安的实践者,并使基层党组织班子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思想宣传建设不断加强。

(二)狠抓作风建设,强化干部队伍的作风转变,增强镇村干部的公信力,凝聚力,团结力,执行力。切实改变干部队伍疏于学习、能力不足、发展思路不明、发展定论不准、发展决心不大、工作凭感觉、办事凭经验、服务凭心情、遇到问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巧办法不知道用,工作缺乏朝气、勇气、锐气,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作风漂浮,效率低下,遇难就退,软懒涣散,不作为、乱作为等不良作风和行为,切实做到用真心对待群众,用真诚打动群众,用真情感动群众,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党的政策传到千家万户,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自觉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镇要深入开展“下村社,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转作风”活动,要创新服务方式,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效率,做到能及时为群众办事,群众能随时办成事,实实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加强镇村干部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发展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狠抓作风建设,强化治慵、治懒、治腐,从严查处违纪违法和诬告诽谤等案件,营造风清气正的和谐发展环境。强化团结建设,发挥“天时、天利、人和”的发展优势,特别是镇村干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到位而不越位。服从而不盲从,补台而不拆台,分工而不分家,果断而不武断,不断增强班子的团结力、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辐射力,共同维护班子团结,真心做到合心、合力、合拍。全镇干部职工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实行“一帮一”等帮扶活动,积极探索机制创新,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管理规范,责权明确的模式,逐步探索建立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致富联合”等多种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有效激活民间资金。激活致富热情。要把党的惠民政策、措施宣传到户、产业发展落实到户、民居改造发放到户、增收致富算账到户、组织建设延伸到户、邻里纠纷化解到户,形成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各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多想怎么办,少说怎么看,用脚丈量民生,用心贴近民意,用情化解民忧,用力赢得民心。

(三)牢记宗旨,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活动,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最需求的问题。要倡导共建共享,尽最大努力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特别要防止三种倾向:一是防止工作大包大揽,企图包办群众所有的问题,二是防止政策措施朝令夕改,既解决不了老问题,又带来更多新问题,三是防止脱离实际,盲目向群众开空头支票,要推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觉遵守运用法律解决多种社会问题。

(四)加强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多种优势,动员和组织各个方面的力量,实行公安司法机关的专门工作和群众工作相结合,各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通力合作,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宗教的、教育的手段,“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相结合,预防和惩罚违法犯罪,教育改造矫正违法犯罪的人,积极消除产生违法犯罪的原因和条件,建立良好稳定的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经济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有力推进,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建立完善创平安综合治理协作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更加自觉地把创平安工作放到全局中去谋划,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在先。平安是基本民生,也是基本的发展环境。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工作的根本目的,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治安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判断工作的唯一标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关切和期待,适时组织开展打击“两抢三盗”,寻衅滋事,打黑除恶,禁毒禁赌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村社,街道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整治,做到每季度排查整治一次,并建好相应的台账资料,强化学校、车站、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的治安防范,对有不良倾向的不良人员要做好常规教育和健全打击整治的长效机制,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的新进步。

3.坚持统一领导,协同联动。全镇十七个村(社区)和各站所要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此方案的目标,既分工负责,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又密切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逐步建立起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切实把全镇的平安创建落实到村组、部门和各级工作人员。

4.坚持党群结合,依靠群众。派出所、检察室、法庭、司法所要充分发挥骨干作用,不断提高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矛盾调处和社区矫正的专业化水平,又要广泛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创平安网络体制,不断发展壮大平安建设志愿者,各村要有一名平安管理员,各村民小组有一名助理管理员,每十户有一名治安中心户主等群防群治队伍,形成全镇人人共治共享平安的良好氛围,筑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人民防线。

5.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解决犯罪和治安问题,既要用好打击的一手,也要用好防控的一手,针对全镇盗窃案件突出,寻衅滋事案件比重较高等违法案件的特点,司法机关要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要坚持对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治安混乱就整治哪里,要以铁的手段和纪律有力维护正常的社会安全秩序。构建由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机构综合协调,司法行政、法制部门和各司法单位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既充分发挥作用,又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打造网络健全,保障有力的工作新平台。一是成立以党委、政府领导任组长,分管副书记任副组长,以有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大调解”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要带头接访下访,带头包案调处,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二是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调解”组织网络。在镇上建立“大调解协调中心”由分管政法的副书记任主任,司法所所长任副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在17个村(社区)成立调解室,大力推进人民调解,行政司法调解,形成纵向联动,横向覆盖各部门,各行业的调解组织网络,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是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三是人员充实,经费保障的“大调解”工作保障机制。镇政府解决预算调解经费、调解人员补贴,对助理管理员实行以奖代补方式进行补贴,对平安管理员争取纳入财政预算,各村(社区)落实专门办公场所,配齐配强相关工作人员。做到“有场地做事,有专人干事,有经费办事”,有力保障“大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进一步创新行政调解,深化人民调解,提升司法调解,加强联动调解,形成整体合力。大力促进人际和谐,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人人相等,互助合作,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品德和信用观念。弘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遵纪守法,扶贫济困,见义勇为,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使崇尚和谐,促进和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价值追求的良好氛围。

6.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单位、文明新村活动。讲文明,树新风、树典型,让广大人民群众在道德建设中净化思想,引导基层群众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形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新风貌。做一个有理想的人,有高尚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有尊老爱幼的爱心和感恩之心的人。

7.加强网络监督,采取抓主题宣传、舆情监控、专项整理、舆情编报、网络道德宣传,充分利用互联网,积极正面宣传。

8.建立基层应急队伍(以民兵应急分队为核心),建立和完善社会危机应急预警处置体系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处理自然灾害,灾难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监测预警处置,抓好社会动员、救灾物品储备、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提高应急处置工作水平。

(五)强化宣传教育氛围,加强服务管理工作,紧密结合系列平安创建工作,以“法律六进”为抓手,围绕“公正司法为民”的主题,大力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公民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理念,进一步加快流动人口信息服务管理,对流动人口实行系统化、层次化、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对特殊人群要实行排查管控、服务管理,救助帮扶机制防止漏管失控,继续推进“青少年维权岗”活动,有力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并加大对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闲散青少年、不良行为青少年、流浪乞讨青少年实行重点监控,每季度定期帮教一次,对农村留守儿童要整合社会资源帮助、关心、管理、教育,使其健康成长。并对上述五类特殊青少年群体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分类管理、重点帮教,有效防止其对社会造成不稳定作用。强力加强对集镇社区、沿河村集镇、双河集镇学校及周边环境重点排查整治工作,实行常态化、动态化排查,对寻衅滋事、两抢一盗、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要重拳出击,及时打击,对治安混乱地区实行警示和排查督办,限期改变面貌。继续抓好“平安家庭”、“六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评优活动,以无违法犯罪,无黄赌毒、无邪教、无违法上访和遵纪守法好,家庭和睦好,邻里关系好,尊老爱幼好、生产发展好、自防群防好的“四无六好”标准,半年开展一次平安家庭复评,动态管理,以户户平安促全镇平安。积极清理信访积案,化解历史纠纷,对历年形成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难点进行“大排查、大调处、大解决”深入实施“社会矛盾源头预防工程”,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建立,镇综治维稳办、司法所要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集中受理和统一调处矛盾纠纷,坚持村每周、镇每半月对辖区矛盾纠纷进行集中排查,建立健全工作台帐,对村民小组平安助理管理员实行以奖代补机制,每提供一件有价值的信息的,每件补助10元,对成功调解、化解、预防本村民小组一起信访和矛盾纠纷的,每件可补助20元,对成功调解一起重大信访事件和矛盾纠纷的,每件可补助50元。争取在第一时间内将纠纷妥善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深入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公开机制,按照《大关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及《大关县维护稳定预警工作制度》的要求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决策,谁评估”的原则,要在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教育医疗、重点工程、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容易引起社会稳定的重点领域建立重大社会决策、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将重点项目、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到具体部门、领导和负责人,确保本镇重点项目、重大决策和风险评估率达到100%,以源头上预防因重大项目、重大决策失误而引发不稳定问题。通过上述措施确保信访工作逐年按照30%比例下降,不再出现重大社会矛盾和信访纠纷。按照“组织健全规范有序”、“防控措施扎实有效”、“综合投入保障有力”的要求,每村配齐一名平安管理员,每村民小组配一名助理管理员。各村及朝阳社区配备15名平安义务巡防队,各村民小组2名平安义务巡防队,实行群防群管群治,在集镇尽快安装视频监控平台,各村要尽快启动视频监控平安建设,尽快打造全镇平安建设网格化管理。每年镇财政要统筹平安管理经费40万元确保“六有”(即:有组织机构、有标识标牌、有办公场所办公设备、有专门工作人员、有经费保障、有各项工作制度和上墙展示内容),“六室”(即:村级综治维稳工作站设群众工作室、人民调解室、治保工作室、防邪反邪工作室、禁毒防艾工作室、流动人口和社区矫正工作室)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实现无重大安全事故、无影响恶劣的恶性案件、无较大的邪教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无群体性事件和群体性上访的“四无”目标。以民兵应急分队为依托,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及重大自然灾害社会维稳应急机制,确保无群体性事件和群体性上访,对于群众合理的要求,必须用合理的、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教育的各种合法合理手段来加以解决。对每一处涉稳隐患必须逐一建档立卡,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和应对措施,确保基层的长治久安。

十、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为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活动,确保实现平安建设工作预期目标,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各分管领导、相关站所长、各村支书为成员的天星镇平安建设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司法所,由党委副书记陈文智担任平安建设领导组办公室主任,司法所所长陈开发担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负责日常业务。

(二)创建方式和评选表彰办法。

1.创建方式。平安村寨、平安单位和平安行业的创建活动以指定创建、自愿申报两种方式进行,预定于2013年实现全镇全面覆盖。

2.评选表彰办法。平安村寨、社区、村组的创建标准由乡镇制定,并择优进行命名表彰,报县平安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备案,县平安建设领导组进行抽查。平安村寨、平安单位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开展复查工作,符合标准的继续保留,出现一票否决事项的取消命名称号。

细 则

一、挂村指导组情况

挂村指导组分9个工作小组,其具体情况如下:

(一)第一组。

组 长:陈文智(党委副书记)

成 员:天星、绿南挂钩工作人员

负责指导督促天星、绿南两村平安创建工作。

(二)第二组。

组 长:李 华(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成 员:打瓦、幸福挂钩工作人员

负责指导督促打瓦、幸福两村平安创建工作。

(三)第三组。

组 长:彭明顺(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成 员:安乐挂钩工作人员

负责指导督促安乐村平安创建工作。

(四)第四组。

组 长:陈开发(党委委员、司法所长)

成 员:营盘、毛坝挂钩工作人员

负责指导督促营盘、毛坝两村平安创建工作。

(五)第五组。

组 长:欧国春(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成 员:双河、寨子挂钩工作人员

负责指导督促双河、寨子两村平安创建工作。

(六)第六组。

组 长:方顺刚(党委委员、副镇长)

成 员:祥云、鱼孔挂钩工作人员

负责指导督促祥云、鱼孔两村平安创建工作。

(七)第七组。

组 长:吴君颜(副镇长)

成 员:斜文、朝阳社区挂钩工作人员

负责指导督促斜文、沿河两村平安创建工作。

(八)第八组。

组 长:卿 竹(副镇长)

成 员:青杠、中心挂钩工作人员

负责指导督促青杠、中心两村平安创建工作。

(九)第九组。

组 长:王明飞(副镇长)

成 员:沿河、南甸挂钩工作人员

负责指导督促沿河南甸村平安创建工作。

二、业务责任组情况

业务责任组分为九个小组,具体负责分管工作的责任指导和跟踪服务,将所有工作图片、资料、表册等于每月25日前交办公室存档备案,具体情况如下:

(一)民生及社会事业发展组。

组 长:祁 华(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

成 员:财政所、民政所、扶贫办全体工作人员

职 责:摸清全镇困难群众底数和产业发展现状,救助帮扶特殊困难群众,加大产业发展投入,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全镇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二)组织宣传工作组。

组 长:陈文智(党委副书记)

成 员:党政办全体工作人员

职 责:负责关河党建长廊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活动等工作的深入开展,打造示范点,组织协调好平安建设相关配套工作,定期召开综治例会,着力抓好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全面抓好各类信息上报等外宣工作,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平安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信访工作组。

组 长:李 华(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成 员:王永洪

职 责:负责建立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抓好来信来访的接待、收集、处理、报告工作,摸清有上访行为特别是一些重大事项的情况,主动接访、约访、下访、回访,指导各村搞好信访化解工作,定期研究并上报信访工作,将信访情况收集完备并提出处理意见。

(四)矛盾纠纷调解组。

组 长:陈开发(党委委员、司法所长)

成 员:司法所、社管综治办全体工作人员

职 责:负责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稳控、上报工作,协助召开好综治例会,全镇群众法律知晓率达到95%以上,开展好防邪反邪警示教育活动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定期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报告工作开展情况,深入一线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抓好业务培训等,建立健全好信息台账并报告。

(五)维护社会稳定组。

组 长:龙朝友(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

成 员:派出所、交警队、公路管理所全体工作人员

职 责:负责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解决突出的社会治安问题,加强人口特别是流动人口管理,分析治安难点热点并形成台账资料,铲除“黄赌毒”,加强对娱乐场所、网吧、学校周边等地区的治理,维护良好的治安环境,有效预防和控制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发生。参与协助党委政府矛盾纠纷调处,抓好辖区道路交通秩序维护,为全镇各项工作的有力开展做好稳定保障。建立健全好信息台账并报告。

(六)法律服务组。

组 长:高才明(法庭庭长)

成 员:司法所、法庭、检察室工作人员

职 责:负责接待群众有关法律咨询的解答,主动进村入户做好法律服务工作,利用时机抓好法律讲座,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提供法律依据和服务,力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加大到村(社区)指导调解力度,运用赶集天宣传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利用综治例会时间对村级调解组织进行培训。

(七)集镇综合治理组。

组 长:吴君颜(副镇长)

成 员:国土所、城建所全体工作人员

职 责:负责整个集镇综合治理和提升,依法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全力打造美好集镇、和谐集镇、幸福集镇。摸清违章建筑基本情况、集镇综合治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

(八)安全隐患排查组。

组 长:王明飞

成 员:安监站、国土所、公路管理所全体工作人员

职 责:定期研究安全生产形势,强化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行业的安全监管,定期不定期巡查和报告工作,形成资料并交办公室存档,将全镇安全生产方面情况形成表册上报并提出处理意见。

(九)工作监督组。

组 长:彭明顺

成 员:姜丽娜、吴 兵、鲁 晔

职 责:负责查处各类违纪案件,督促各组工作开展情况,协助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参与各类矛盾调处和化解工作。

三、宣传报道组情况

负责对平安乡镇创建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具体成员如下:

组 长:张 平(党政办主任)

成 员:鲁 晔(党政办副主任)

王 玲(团委书记)

张 梅(党政办工作人员)

夏 青(党政办工作人员)

安家雯(党政办工作人员)

陈 润(党政办工作人员)

郑朝刚(党政办工作人员)

许 佳(党政办工作人员)

四、各村工作职责

(一)目标职责。各村要严格落实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案件。严格落实“一事一评估”要求,按照“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原则,将评估工作置于决策酝酿、项目开工前期,责任主体要在规定时限完成评估报告,提出可行性方案和工作建议,做到事前有预防、事中有控制、事后有总结,切实做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根本性、长远性问题为重点,努力实现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未结纠纷数稳步下降、信访总量稳步下降,确保各村辖区内无影响恶劣的恶性案件、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较大的邪教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无群体性事件和群体性上访,确保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运行安全、文化活动健康、法治环境满意、群众满意。按时召开信访维稳例会。严格落实好综治例会制度,不断提升例会质量。每半月由总支书记召开一次,由各村民小组长在会上对各自村民小组中工作进行报告,并由总支书记对报告进行归纳总结,在镇信访维稳例会上进行汇报。把综治例会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相结合,共同分析研判维稳形势,研究制定解决办法和措施。加强平安管理员和助理管理员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要求对各村“两员”进行管理,进一步使其在村级综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各村任务。

1. 协助各职能部门打击暴力犯罪、两抢一盗、拐卖妇女儿童、毒品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积极支持和参与司法机关工作,刑事案件发案率要低于前三年平均值;协助各职能部门打击传销、制假贩假和经济犯罪活动,协助查处和打击“两烟”违法犯罪,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治安防控工作,在农村认真组织群防工作,开展邻里守望、夜里巡查,在集镇开展巡防工作;及时排查整治农村、集镇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深入开展禁毒防毒防艾工作,落实“四禁”工作措施完成禁毒防艾各项工作任务。建立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长效机制,摸清外来人口底数情况;协助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组织健全、工作措施落实,不发生脱管、漏管现象;协助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加强对闲散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未成年犯罪明显减少;协助加强交通、矿山、消防等安全监管工作,严防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不发生群死群伤安全事故;协助加强重点场所特别是公共娱乐场所、废旧物品收购、网吧的管理控制。确保对违法犯罪活动发现得早、控制得住,查处及时,无群众反应强烈的“黄赌毒”场所;加强各类危险物品的管理,检查和清理,坚决消除安全隐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者。

2.强化对信访积案的化解力度,每十天开展一次积案排查工作,积极配合乡镇相关部门收集辖区内信访积案的信息,稳控涉案人员情绪,掌控涉案人员动向。

3.协助镇职能部门对本村范围内违章建筑进行清理整治,积极化解工作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现象。

4.协助开展镇、村、组三级网络建设。从农村党员、干部、复员退伍军人中物色责任感强、有一定威信和政策法律水平的平安管理员和助理管理员,做到一村一名管理员,一组一名助理员。细化村平安管理员职责,组建平安义务巡防队、义务消防队,协助村综治专干协调处理一般性矛盾纠纷,形成镇、村、组三级联防的综治维稳网络。

5.强化信息报送。各村要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手段,每月10日、20日、30日报送一次综治维稳信息,信息报送要求及时、准确、全面。对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要立即报送,最迟不得超过事发后1小时。如果尚未完全掌握有关情况,可先口头或书面报送初步情况,随后跟踪报送事态发展、应急处置、社会舆情和原因分析等详细情况。

6.朝阳社区。2013年法庭调解案件数控制在5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17%;刑事案件数控制在10件以内;信访等矛盾案件控制在10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23%;司法调解案件控制在50件以内,交通违法案件控制在15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12%。

7.安乐村。2013年法庭调解案件数控制在3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40%;刑事案件数控制在12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8%;信访等矛盾案件控制在1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50%;司法调解案件控制在48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11%;交通违法案件控制在23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15%。

8.鱼孔村。2013年法庭调解案件数控制在3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40%;刑事案件数控制在4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20%;不发生信访等矛盾案件,较2012年下降100%;司法调解案件控制在40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23%;交通违法案件控制在10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29%。

9.天星村。2013年法庭调解案件数控制在4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33%;刑事案件数控制在7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13%;不发生信访等矛盾案件;司法调解案件控制在42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25%;交通违法案件控制在11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15%。

10.绿南村。2013年法庭调解案件数控制在3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25%;刑事案件数控制在28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7%;不发生信访等矛盾案件,较2012年下降100%;司法调解案件控制在48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17%;交通违法案件控制在6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25%。

11.中心村。2013年法庭调解案件数控制在4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33%;刑事案件数控制在5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17%;信访等矛盾案件控制在1件以内;司法调解案件控制在36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33%;交通违法案件控制在11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15%。

12.南甸村。2013年法庭调解案件数控制在2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50%;刑事案件数控制在3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25%;不发生信访等矛盾案件;司法调解案件控制在26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32%;交通违法案件控制在10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9%。

13.沿河村。2013年法庭调解案件数控制在5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38%;刑事案件数控制在3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25%;不发生信访等矛盾案件;司法调解案件控制在45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24%;交通违法案件控制在19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10%。

14.祥云村。2013年法庭调解案件数控制在2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50%;刑事案件数控制在6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14%;信访等矛盾案件控制在1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50%;司法调解案件控制在30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23%;交通违法案件控制在15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21%。

15.斜文村。2013年法庭调解案件数控制在1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50%;刑事案件数控制在4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20%;不发生信访等矛盾案件,较2012年下降100%;司法调解案件控制在35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26%;交通违法案件控制在10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29%。

16.打瓦村。2013年法庭调解案件数控制在3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25%;刑事案件数控制在2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33%;信访等矛盾案件控制在2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33%;司法调解案件控制在27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29%;交通违法案件控制在7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36%。

17.毛坝村。2013年法庭调解案件数控制在1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50%;不发生刑事案件;不发生信访等矛盾案件;司法调解案件控制在30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19%;交通违法案件控制在4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20%。

18.青杠村。2013年法庭调解案件数控制在2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33%;不发生刑事案件,较2012年下降100%;不发生信访等矛盾案件;司法调解案件控制在38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10%;交通违法案件控制在4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20%。

19.幸福村。2013年法庭调解案件数控制在1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67%;刑事案件数控制在1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50%;不发生信访等矛盾案件;司法调解案件控制在40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13%;交通违法案件控制在4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50%。

20.双河村。2013年法庭调解案件数控制在2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50%;刑事案件数控制在3件以内;信访等矛盾案件控制在1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50%;司法调解案件控制在45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10%;交通违法案件控制在14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33%。

21.寨子村。2013年法庭调解案件数控制在1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50%;不发生刑事案件;不发生信访等矛盾案件;司法调解案件控制在46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16%;交通违法案件控制在4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20%。

22.营盘村。2013年法庭调解案件数控制在1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50%;不发生刑事案件;不发生信访等矛盾案件;司法调解案件控制在30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19%;交通违法案件控制在5件以内,较2012年下降17%。

(三)奖惩机制。

对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社管综治、维护稳定、平安建设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认真落实社管综治各项措施,建立健全综治维稳情况信息网络,加强情况工作畅通信息渠道,掌握工作主动权,建立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坚持重大情况报告制度、督查督办制度、信息报送制度,严格实行奖惩机制,对各类信访案件,每提供一件有价值的信息的,每件补助10元,对成功调解、化解、预防本村一起信访和矛盾纠纷的,每件可补助30元,对成功调解一起重大信访事件和矛盾纠纷的,每件可补助50元。对出现一例越级上访事件的,每件扣除20元办公经费,前往县级上访的,每件扣50元办公经费,到昭上访的,每件扣100元办公经费,赶昆上访的,每件扣200元办公经费,进京上访的,每件扣500元办公经费,总支书记实行一票否决制,村两委班子不参与年终评优。对辖区内出现重大刑事、交通案件的,按相关要求追究责任。

天星镇过去五年农业发展情况

五年来,天星镇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城乡协调、跨越发展的原则,快速推进经济发展,以推进农业经济为核心,农业发展取得良好成绩。

粮食增产速度不断攀升。

受近年来干旱等极端天气及频繁地质灾害影响,全镇粮食产量增幅较上个五年有所降低。针对不利气候影响,我镇积极采用“大春保全局、晚秋补损失、冬农促增收”措施,以良种、良法为突破口,狠抓各项科技措施的推广,科技示范样板为支撑,调整结构,扩大紧缺、优质农产品生产,着力提高粮食单产覆盖率。2012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5万亩,较2008年扩种2.51万亩。2012年粮食总产量21550吨,较2008年增长9%。

畜牧产业产量稳步增长。

畜牧业作为我镇支柱性产业及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我镇始终以建设基地为目标,以扶持大户养殖为重点,以科学养殖为支撑,以扩宽销售渠道为途径,稳步推进畜牧业健康发展。2012年全年畜禽出栏181500(头、匹、只),其中肉猪出栏6620头,大牲畜2500头,肉羊6300头,家禽106500只;畜禽出栏较2008年增长35082(头、匹、只),增长23%。

烤烟生产呈现创新发展。

严格按照“择优布局、主攻质量、依靠科技、提高效益”的原则,以斜文、绿南、沿河等老烟区为依托,大力拓展青杠、打瓦等新烟区,积极创建绿南千亩烤烟生产基地,2012年种植烤烟面积达4279亩,较2008年扩大种植1179亩,产值突破1000万元,较2008年增长550万元,涨幅为112%,预计烤烟为全镇人均增收150元以上。

蔬菜品牌优势逐步彰显。

以祥云村海马三组“寸金黄瓜”为特色品牌,以低热河谷地带海马、田家湾、苦姜坪、金瓜、大水沟等五大片区为蔬菜产业基础基地,开辟南甸、沿河、打瓦等新兴蔬菜种植片区,以科学管理、科技增收为依托,将蔬菜种植业打造成规模化、产业化的重点产业,使蔬菜成为助农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2012年种植冬早蔬菜1.5万亩,产量1013.78万公斤,产值2671万元。

林果生态产业持续发展。

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围绕山区立体气候的特点,在二半山以核桃基地建设为主,同时推进板栗种植;在洛泽河沿线海拔1000米以下区域规划布局花椒产业,打造万亩花椒种植基地,加大桃子、枇杷和柑橘等水果产业发展力度,种植核桃1.481万亩,花椒1.15万亩。2012年各片区种植枇杷620亩已全部成林挂果,枇杷产量19.8万公斤,产值190万元,较传统农业亩均增收1400元。

劳务经济收入不断提高。

以提高务工水平为目标,以新型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培训为支撑,建立健全16至50岁人员信息档案,多渠道劳务输出,劳务经济收入持续增长。2012年完成培训1200余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16000余人次,实现务工收入突破2500万元,较2008年增长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