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大关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思考 - 文史大关 - bte365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关河文苑 > 文史大关 > 内容

对大关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思考

时间: 2017-08-16 16:49:16 来源: 大关县新闻中心 作者:
大关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把中药材产业确定为“茶、竹、药、蔬、畜”五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作为“短能脱贫、长能致富”的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为进一步助推精准扶贫,有效促进全县中药材产业科学、强劲、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云药之乡”品牌,笔者结合大关县情和工作实际,对大关中药材产业发展作了一些思考。
  一、主要成效及发展优势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加快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要求,提出了以脱贫攻坚为统领,“远抓林竹药、近抓果蔬畜”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思路,制定出台了《大关县农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中药材列入全县支柱产业来培育的战略定位,高位推进,成效明显。2014年大关县获省科技厅“云药之乡”认定。截至目前,以黄柏、杜仲、厚朴、三七、天麻、云木香、重楼、砂仁、党参、丹参、黄精和白芨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全县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县内涉及中药材规模种植的企业有3家,分别是云南益康百草有限公司、云南滇纯药业有限公司、大关县源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涉及中药材种植的专业合作社和协会共51家。
  (二)发展优势。
  优越的地理条件。大关县境内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山地占国土面积的97%。在现有耕地面积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30多万亩,为中草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用地需求。我县属立体气侯,有一般山区、二半山区、高二半山区、高寒山区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良好的自然环境、空气、水质等未受污染,适宜的气温、湿度、光照、水质、土壤是种植中药材的天然禀赋。
  便捷的交通条件。大关县是云南北大门和滇、川、黔三省经济、文化交汇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原通南必经之地,是连接东南亚的重要通道,是有名的“南丝绸之路”之要冲。“213”国道、内昆铁路、昆水高速穿境而过,距昭通机场60公里,距昆明市480公里,距四川省宜宾市210公里,公路、铁路、航空组成的交通网络已初具规模,交通十分便利。
  丰富的生物资源。全县共有药源动植物1000多种,其中植物类500余种,珍稀药材数十种,主产黄精、天麻、天南星、重楼、厚朴、杜仲、金银花、桔梗、半夏、猪苓等名贵中药材,有200余种《中药大辞典》收载的药用植物,是天麻、五倍子、半夏、云木香、黄柏、杜仲、重楼、厚朴等药材的传统产区。中药材种类繁多,能种植的品种150多个,且产品品质较好,特别是家种白芨多糖含量达28%,黄精多糖含量三年生的达11%以上,高于药典7%的标准。
  较好的发展基础。大关种植中药材始于建国初期,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增大,种植面积以30%的速度增长,部分品种初具规模。如:厚朴面积3万余亩,黄柏面积5.5万余亩,中药材白芨、重楼、黄精、半夏种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高产栽培技术巳有突破,大关中药材产业开发协会中药材复合型种植效果明显,种苗繁育已经起动,种质资源苗圃正在项目申报中,为大关中药材种植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家、省、市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相继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云南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 《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实施意见》(昭办发〔2015〕72号)、《昭通市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年)》(昭政办发〔2015〕126号)等文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促进产业发展的办法措施,为未来几年中药材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必将对中药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自身保健问题的愈加重视,中药材保健品、饮品正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接受。中药材作为天然植物药的代表,市场需求量很大,随着野生资源的消耗,药材需求必然转到科学种植上来,必将带动中药材产业逐步做大做强。随着中医中药国际声誉和地位日渐提高,国外消费者也对中药材的产品青睐有加,中药材保健品在国外市场正逐渐兴起,其国际国内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在食用品开发方面,随着全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浪潮的兴起,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更加关注健康水平,部分中药材(如天麻、金银花)作为食用品、饮品的需求量剧增,市场呈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趋势。
  二、主要制约因素
  (一)缺乏良种培育。现有的中药材种植大部分是在县外购买种苗,县内没有专门从事生产培育优良中药材品种的基地,更没有科研机构研究开发适宜我县中药材栽种的优、良、特、新品种。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产业发展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系统的经营机制,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推广和服务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经营管理粗放;重栽轻管现象突出,产业效益不明显。
  (三)规范化种植程度及科技含量低。目前,我县缺乏专业机构与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全县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指导。全县中药材种植标准不统一,种植技术不成熟,种植规模不均衡,产业效应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中药材生产规模化程度低。我县中药材种植分布广而散、品种杂而多、科学种植水平低,产品质量不高,药农在经济实力上承受风险能力低,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本地的优势产品和拳头产品。
  (五)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县内中药材产品主要以简单初加工或采收后直接销售原始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短,没有品牌优势,市场竞争力弱。
  (六)资金投入不足。需要各级各部门优惠政策扶持、多元投资拉动和服务体系支撑。
  三、对策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围绕“抓龙头、建基地、树品牌、拓市场、壮产业、富农民”的发展方针,依托地域资源优势,着力加快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力争到2020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2万亩以上,建成中药材高原特色系列产品研发、生产与集散交易中心,实现中药材产业总产值突破3.5亿元,带动2300户1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
  (一)明确发展定位。结合国家、省、市产业发展的政策方向和大关近年中药材发展、推动的成效,大关中药材产业发展目标可定位为:“建好一个中心、一个园区、抓住两个龙头、依托三个市场、打造四个区域。”
  一个中心:即在上高桥建设以中药材为主导的高原特色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集散、宣传展示、商品交易中心。
  一个园区:即在天星镇绿南村汤家坪建成与中药材产业发展相适宜的中药材旅游养生休闲、中药材种植资源科普博览园。
  两个龙头:即一个对内联系群众,组织发动群众种植发展的龙头企业;一个对外联系找市场、拓展销路的龙头企业。
  三个市场:即本地中药材需求市场;川黔滇中药材交易市场;其他对外营销(电子商务等)市场。
四个区域: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基本划分为四个重点区域,即:木杆三江口片区;寿山元坪、中坪、益株片区;天星青龙、罗汉坝片区;上高桥、悦乐、玉碗、翠华片区。
  (二)强化组织领导。健全中药材产业保障体系,进一步整合职能部门资源优势,健全县、乡、村、组四级中药材科技推广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形成“有一支抓产业发展高素质队伍、有稳定的经费来源、有一批示范基地、有一批好的推广开发项目”的“四有”产业保障支撑体系。定期召开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研究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行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联系中药材产业重点乡镇、重点企业制度。县中药材产业办公室要加强对乡镇的督促检查,要加强对项目的实施监管。县内各中药材专业种植协会要积极开展调研和交流活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和指导作用。
  (三)强化基础投入。一是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县财政、发改、农业、工信商科、林业、扶贫等有关部门,要围绕中药材产业发展,加大向上争资力度,涉农产业资金要向中药材产业倾斜;县财政每年投入资金,用于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二是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小农水”等工程项目要重点围绕中药材产业进行规划实施。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中药材种植基地配套水利设施、作业路、机耕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改善,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增强招商引资企业的信心,稳定招商企业在大关投资。
  (四)强化扶持引导。要抓好项目储备和项目推介,加大招商力度,采取一企一策,开展对口招商,引进企业发展中药材产业。要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加快发展,支持云南益康百草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云南滇纯药业有限公司、大关原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关中药材产业开发协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发挥对外联系市场、对内发动群众组织生产的作用。要积极帮扶县辖区内从事中药材种源基地建设、中药材育种扩繁的企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根据生产经营规模、产品开发等情况,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融资担保、产品开发贡献奖励等方式,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推动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五)强化科研开发。加强与云南农业大学、昆明植物研究院、昆明药用植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大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力度。聘请中药材产业发展技术顾问,为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咨询。鼓励县内中药材生产经营企业建立产品研发基地,建立跨省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协作机制,实现资源、信息、科技互补共享,促进产业发展。
  (六)强化规划布局。中药材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要抓住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中药材国际化、现代化的良好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大关区位、立体气候优势和资源优势,按照“一乡一品、多乡一品”的原则及“中长期相结合、精品与普通相兼顾、林作套种与单一种植相统一”的要求进一步制定完善大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以科学、可行的规划,引导和指导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七)强化氛围营造。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加大对大关白及、云木香、黄精、重楼等道地中药材宣传,打造大关“云药之乡”品牌。支持中药材产业协会、企业积极研发产品,举办中药材产业发展研讨会和产品专题营销会,举办健康讲座、开设健康专栏、印发宣传资料,宣传中医药食疗文化和保健知识等各种活动,宣传推荐企业产品,提高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影响力。
  (八)强化激励考核。把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评比,一年一兑现。县委、政府对成绩突出的乡镇、部门,特别是基层科技工作者和产业带头人,要大力表彰,给予奖励;对工作措施不落实、工作成效不好、目标任务完成较差的,加强督促,给予鞭策。(大关县市场监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