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18年(1929年),才学博雅的邑人郭瑾襄先生比照杭州“西湖十景”拟制大关十景,并于每景后填词叙明,拟编一出,流出至今。是一步沉厚有趣的乡土教材;段荣华先生所撰《大关十景典故》将“洗马晴岚”列为第一景,其中自有其道理。
我在县城工作,耳濡目染,对十景的大致方位,景观及变迁留意已久,却对“洗马晴岚”所知甚少,因而心生遗憾。及至近日,行至镇中路上一老教师用手往北面一指:“看啊,那就是‘洗马晴岚’”心始畅然。
大关县城的秋冬季节,多阴雨,潮湿,多雾,少晴,阳光极为稀罕,而城北的洗马溪独不然,可谓:新城云雾里,山北望晴空。洗马溪之名,相传唐代宣慰使袁滋来云南设置驿站时,曾在此洗马,故名。此地一年四季,不论寒暑雨晴,都能独见晴天,就算关河流域天气放晴时,此处则异常清晰和明媚。它不像安徽芜湖“赭塔晴岚”和湖南零陵的“山市晴岚”那样,受天气和时间的限制,可算是大关一绝。
考“晴岚”之名,《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均无记载,对“岚”字的释义有两种,一是指山风。二是指山林中的雾气。唐代诗人王维诗中有“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诗中的“岚”,系指后者。客观地说,洗马溪地处坡地,方圆数里的土质呈黄褐色,由于干旱,植被覆盖差,与翠屏山、笔架山绿色植被对比强烈,这是成因之一。
近日,我站在石厂高处眺望,之见洗马溪一带阳光灿烂,黄、白、蓝三色引人注目:洗马溪一带一片金黄,往上,山峦如带,呈青蓝色,最高处为董峰,与山相接的天空白云朵朵,整个山景状如图画,蔚为奇观。这时,我注意到,有一抹阳光点染在笔架山北麓的山脊上,据此可知洗马溪一带是阳光照射的结果。回望县城,但见东西南三面天空积云甚厚,山色昏暗不见阳光,两相比较,洗马溪更显明媚清晰。缘何洗马溪能独见阳光,欲知端底,只有且听下回分解了。
“春雨濛濛,处处雪迷,是山独开霁,满目晴岚,四时陆离。”这是《洗马晴岚歌》开头的几句,可见当时编制“大关十景”的流行,虽然,其中一些景致已时过境迁而名存实亡,但他们的影响,同样是积极而久远的。